2022· 央美設計類初試試題
專業:藝術設計
科目:綜合設計基礎
題目:
氣候時鐘
全球氣候治理是人類面臨的急迫課題。
“柏林全球公共與氣候變化研究所”曾組織過藝術家、科學家、社會運動參與者共同創作“氣候時鐘”。“氣候時鐘”以全球碳排放的速度,顯示出人類避免氣候災難的時間所剩多少。有資料表明,我們僅能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5oC以內的溫度,才有機會避免災難發生,否則地球將有可能出現只在電影里看到的饑荒、干旱、洪水、沖突等毀滅性的災難。因此,值得提醒人類,該正視挽救地球、避免災難的問題了。
2018年聯合國提出的“均溫”報告曾警告:倘若全球變暖以當前的速度持續,地球均溫恐于2030年至2052年間上升攝氏1.5度。202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也警告:地球再過五十年將出現“近乎不適宜居住”的高溫天氣。
眾多報告數據一一攤在世人眼前,無疑提示:人類未來的命運取決于地球的環境,地球的未來,就掌握在人類的手中。為了地球家園,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或許,地球不奢求人類立即改變所有生活習慣,但只要積極地改善,每天做一點,它就會很欣慰。
要求:
請你根據對于人類所面臨的氣候危機的理解,就“氣候時鐘”這一概念進行再設計,并在卷面上作出200字以內的文字闡釋。
專業:城市藝術設計
科目:手繪表達
題目:
失重的水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開講。航天員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王亞平做了“太空中的水膜試驗”和“水球演示”等幾個與失重狀態下的水相關的實驗……由此我們知道,失重狀態下的水有如下的特征:
1.水在失重狀態下,如果不受外力,最終會呈現球形。失重中的水分子完全平均分配充斥在水球內,內部各個水分子的受力一樣,聚成一團,不會成分子狀態散開;加上水的表面張力,在表面張力作用下收縮成一團。
2.當受到外力作用時,如對它吹氣或用拍子擊打,其形狀即發生改變;但由于失重讓液體的表面張力特性突顯,水會呈現一種“粘稠的透明物體”的性狀。
3.由于沒有重力,水球內部壓強處處相等,所以液體中的浮力基本消失。
4.由重力引起的流體自然對流現象基本消失,水不再“向低處流動”。要求:1.以“失重的水”作為畫面主體進行表達,可以加入若干件其他物品或必要的場景。2.畫面必須為單色效果,工具不限。3.畫面中不得出現文字。
2022· 央美設計類復試試題
專業:藝術設計
科目(1):造型基礎
題目:
認知接口
1.背景:
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該組織第41屆大會上面向全球發布了名為《共同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一種新的教育社會契約》(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的報告,探討和展望面向未來乃至2050年的教育。報告指出,世界正處于一個新的轉折點。
加劇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資源利用超越地球邊界,以及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顛覆性技術,都給教育帶來重大影響。教育作為解決世界不平等現象的重要支點,承載著人類的美好期許,但它又需要回應關于重新構想“為何學、怎樣學、學什么、哪兒學和何時學”的迫切需求。
報告強調,教育將我們與世界聯系起來,為我們帶來新的可能性,增強了我們對話和行動的能力,但要塑造真正和平、公正和可持續的未來,教育本身亟須轉型。未來教育將以重塑人類的認知方式與智識結構為目標不斷進化……
2.內容:
窗×鏡×屏
窗:窗連接了切近的真實世界,窗是我們所處的內部空間與可觸及的外部空間的“節點”。
鏡:鏡表現了真實世界的“倒影”,“我”與鏡面的距離和“鏡中之像”與鏡面的距離相等。
屏:屏幕讓遠方的世界得以展示,屏中所見的是否真實,無法求證,屏中世界正獨立于我們的認知之外,自成體系。
3.要求:
1.仔細閱讀考題內容,理解后進行繪畫表達。
2.繪畫表現語言、技法、風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3.在卷面上作出200字以內的文字闡釋。
科目(2):設計基礎
題目:
虛擬化身
“元宇宙”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詞匯,對眾多行業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將“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與人機結合和人腦開發進行聯想,并給其取名為“靈境”。
隨著虛擬社交、工業數字孿生、沉浸體驗技術的發展,人們在不斷探索未來的可能性……
要求:
1.仔細閱讀考題內容,圍繞“虛擬化身”展開設計,并體現對未來設計的想象與思辨。
2.繪畫表現語言、技法、風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3.在卷面上作出200字以內的文字闡釋。
專業:城市藝術設計
科目(1):設計基礎
題目:
透 明
“透明性(Transparency)”,“共時性”,“互滲”,“交疊”……這些詞匯在討論當代美術與當代建筑中經常被視作同義……
根據字典的定義,透明的性質或狀態既是一種物質條件——允許光或者空氣透過,同時也是一種理性本能,它來自于我們先天的需求,希望事情容易被感知,擁有無懈可擊的證據,毫無摸棱兩可之處。這樣,作為形容詞的“透明”,因此被賦予了純粹物理學的意義。
莫霍里?納吉曾說:“形式的交疊超越了時空限定。它們將不起眼的個別事物轉化為充滿意義的綜合……交疊的透明也常常暗示著上下文的透明性,揭示了事物中曾經被忽略的結構特征。”
透明性既可能是一種物質的本來屬性,例如玻璃幕墻(物理透明);它也可能是一種組織關系的本來屬性(現象透明)。
吉迪恩(Giedion)在對包豪斯建筑和畢加索的《阿萊城的姑娘》所進行的比較中指出:懸置在空中的平面和彼此交疊的關系,就好像在當代繪畫中所見到的那樣。
要求:
1.以生活中的日常物品為基本元素構成畫面,以色彩的形式完成一幅繪畫作品,表現你對“透明”的理解。至少使用五種以上的顏色進行表達。
2.畫面中請加入“透明性(Transparency)”的中英文字體,并對字體進行解構與設計;
3.繪畫工具與表現形式不限。
科目(2):命題設計
題目:
未來出行
2015年,聯合國首次發布了關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的評估報告,題為《未來就是現在: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報告預測,到205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實現2030年議程需要更緊湊、更高效的城市,配備優質的公共交通及其他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
2021年10月14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指出: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我們仍需要對未來可持續交通發展進行不斷的思考,同時對未來可持續交通體系等領域的技術和裝備進行不斷研究,并關注場景體驗,聚焦愿景描繪。
要求:
從以下三題中任選一題完成畫面。畫面中可以加入200字以內的設計說明。工具使用與表達方式不限。
A.以“未來出行”為題目設計一件交通工具或一個交通設施,畫出它的效果圖,必要的側立面圖或分析圖;
B.用電影分鏡頭(4-6個畫面)的形式描繪一組“未來出行”的過程;
C.描繪一個以“未來出行”為主題的城市場景。畫面中至少出現一種以上的交通方式。
2021央美設計類考題
城市設計學院
初試
科目一:造型基礎
《混維表達》
考試內容:進入新世紀以來,人類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認識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科技進步極大地滿足了人類的好奇心與想象力。
考題要求:請用以下三種元素1.顯微鏡 2.一種微生物 3.一種海洋動物 組織畫面,創作出一幅主題性作品,請用單色表現,工具不限。
復試
科目一:設計基礎
《人與自然》雜志封面設計
考試內容:
自2020年,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全球動蕩,使得數以百萬計的人陷入生命的危機與生活的貧困;同時,我們能看到全球氣候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和肆意污染的情形所構成的環境危機,迫使我們采取必要措施改變經濟和社會對自然的價值取向,我們需要與自然和平相處……
聯合國發布的關于2030年可持續發展進程評估報告指出:當前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可能遭到不可逆的破壞,20年來取得的進展面臨逆轉的危險……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聯合國環境大會上表示:“2021年,是重塑我們與自然關系的關鍵一年。”
根據你的理解,以“共生”(symbiosis)為主題,為《人與自然》 (HUMAN&NATURE)雜志設計一期封面。
考題要求:
1.彩色表達(除黑白外,使用四種以上色彩);豎向構圖;工具與材料不限。
2.畫面中除了出現雜志名稱等關鍵詞之外,不需要備注設計說明。
復試
科目二:命題設計
《火星移民計劃》
考試內容:
2020年7月23日,中國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中國火星探測之旅。……自此,全球已經共實施了45次探火活動。
火星是目前最適合移民的星球,相對于太陽系里的其他行星來說,火星與地球最相似。在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中,火星距離我們足夠近——在軌道最近的時間點,距離大約是5500萬公里,大約是地月距離的145倍(以當前技術我們人類想要到達火星大致需要一年的時間)。另外火星的質量、大小和距離太陽的遠近都比較接近地球。火星有大氣和重力,而且最近的研究表明,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火星的自轉周期和自轉軸傾角與地球相近,這就使得它也像地球一樣,有一年四季的變化。
但是火星和地球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比如:火星上的重力僅為地球的三分之一;火星沒有磁場和厚厚的大氣層,由于沒有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火星會受到太陽強烈的紫外線輻射,輻射量是地球的數倍;火星的晝夜溫差也非常大,極寒天氣中氣溫低至零下70度……因此,為了適應火星環境,人類可能會經歷非常殘酷的進化……
考題要求:
為人類移民火星完成一個概念性的設計作品。
1.完成承載火箭或飛船、登陸車、陸地居住艙、宇航服、能源收集設施或其他必要的生產設施等任意一個或幾個裝備設施的設計;
2.以四格連環畫的形式描繪你所設想的火星移民的場景過程;
3.完成一幅人類移民火星若干年后火星生活的“城市場景”
說明:
1.以上小標題任選其一完成即可;
2.也可以完成以上3個小標題中所涉及內容的一項或幾項,自由組合,數量不限;
3.配合概念設計闡釋50-200字的設計說明。
藝術設計學院
初試
科目:綜合設計基礎
《畫出你的大腦世界》
考試內容:
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變局,每個人都有感知、判斷和憧憬并做出反應。
權重(weight)是一個個體對于整體的影響力大小的衡量指標,指某一因素或指標相對于某一事物的重要程度,其不同于一般的比重,體現的不僅僅是某一因素或指標所占的百分比,強調的是因素或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傾向于貢獻度或重要性。通常,權重可通過劃分多個層次指標進行判斷和計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模糊法、模糊層次分析法和專家評價法等。
考題要求:
請根據考題要求,以不同的權重畫出一張完整的畫面。在卷面上須附有百字左右的作品說明。
作品形式不限,表現語言、技法、色彩、風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復試
科目一:造型基礎
《并存不悖》
考試內容:
按《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悖論”條目的定義,悖論通常是指這樣一種命題,按普遍認可的邏輯推理方式,推導的結論超出“通常可接受的見解”。或者說結論是有矛盾的。
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論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發生,則推導出非A,非A發生則推導出A。
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論,它們影響了邏輯、數學等諸多領域,激發了人們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思想家的注意。解決悖論難題需要創造性的思考,悖論的解決又往往可以給人帶來全新的觀念。
【1】我知我無知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
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悖論,展現了自我參照的表述的復雜性。而這也是西方哲學先賢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你得問你以為你知道的一切。越是問東問西問長問短打破砂鍋問到底,越會發現身邊正有一大波悖論呼嘯而過。
【2】飛矢不動
一枝箭是不可能移動的。飛行過程中的任何瞬間,它都有一個暫時的位置,由此可知一枝動的箭是所有不動的集合
“飛矢不動”實際上暗示了量子力學的觀點。以狹義相對論為背景,物體在靜止與運動時是不同的。根據相對論,對于以不同速度移動的物體,觀察者會產生不同感受,對周圍的世界也會持有不同看法。
【3】理發師悖論
小城的理發師放出豪言:“我只幫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那么問題來了,理發師給自己刮臉么?如果他給自己刮臉,就違反了只幫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的承諾;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就必須給自己刮臉,因為他的承諾說他只幫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兩種假設都說不通。
【4】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
瘋子才能獲準免于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凡能意識到飛行有危險而提出免飛申請的,屬頭腦清醒者,應繼續執行飛行任務。即“如果你能證明自己發瘋,那就說明你沒瘋”,諸如此類。
【5】生日悖論(birthday paradox)
隨機挑選一組人,其中就會有兩人同一天生日。
用抽屜原理來計算,只要人群樣本達到367,存在兩人同天生日的可能性就能達到100%(一年雖然只有365天,但是有366個生日,包括2月29日)。然而,如果只是達到99%的概率,只需要57個人;達到50%只需要23個人。這種結論的前提是一年中每天生日的概率相等,可憐的2月29日除外。
【6】外星文明
天文學的基本假設是,蒼茫宇宙間,地球是一顆再平常不過的星球。NASA(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衛星發現,銀河系內很可能存在著110億個類似地球的星球。
目前,因為錯綜復雜的原因,我們無法切實證明宇宙有其他文明。龐大的宇宙空間使溝通變得困難。盡管我們使用電磁波和外星聯系,但由于電磁頻譜極寬,我們無法確定外星人使用哪種頻譜。再加上那些星球的文明發展度可能過高、過低,抑或是生活著與人類不同的生命形式,又大大降低了準確交流的可能。
考題要求:
1.仔細閱讀考題內容,根據以上例舉的6個悖論論證,挑選其一理解后進行繪畫表達。
2.繪畫表現語言、技法、風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復試
科目二:設計基礎
《Health & Care(健康與關懷)》
考試內容:
有人形容疫情是“黑天鵝”( “Black swan”,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但它更像是“灰犀牛” (”grey rhino”,比喻發生概率極大,卻被忽視的、沖擊力極強的風險)。人類對全球生態的改變造成了一系列大概率發生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醫療健康已成為焦點話題。未來的醫療健康將更加系統化,更加趨向多學科知識的應用,同時更加關照全球人類命運的共同價值。因此可以說,醫療健康的未來是“親密的” ,關懷是“包容的”和“具有凝聚力的”。
考題要求:
1.仔細閱讀考題內容,圍繞“親密”、“包容”與“凝聚力”,對“未來醫療健康”展開設計;
2.繪畫表現語言、技法、風格及工具媒介不限,3小時。
2020央美設計類考題
城市設計學院
科目:綜合設計基礎
《命運魔方》
考試內容:
人的個體命運總是與社會發展的特定時期相關聯,當前人類的命運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請根據自己對“命運”的理解,以“魔方”的概念畫出命運的視覺圖像。“魔方”可以理解為一個完整的六面體,也可以理解為可拆解和自由組合的造型。
考題要求:
除畫面外,寫出對自己作品構思的文字闡述,不超過200字。
工具材料:繪畫工具材料。
藝術設計學院
科目:綜合設計科目
《面向關系》
考試內容:
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愛德說:“人們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于事物的意見困擾。”
瑞士天體物理學家費麗茨·茲維奇說:“在最終的真實世界里,一切事物之間都有關聯,任何東西都不能因為你認為它們并不重要,而被先驗地丟棄。”
問題總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當我們嘗試去解決一個問題時,可能會創建另一個更糟糕的問題。要學會處理問題本身、或產生問題背后的系統,以及相互關聯的問題網絡,實現從“面向對象”到“面向關系”的設計轉變,這將有助于我們打破模式并在系統中找到新的杠桿點。
請任意描繪五件以上(含五件)相關聯的物體,并試圖勾勒出五者背后之間的關系。同時用文字闡述你對“面向關系”這一概念的思考。文字闡述不少于300字。
考題要求:
①自行設計畫面、內容、構圖與布局。
②表現形式不限。
2019央美設計類考題
城市設計學院
科目一:造型基礎
《鏡像》
考試內容:
關鍵詞:放大鏡(鳥、云、植物、箭、眼睛、海洋生物、手機、細胞、千紙鶴、人工智能產品、飛行器)
考題要求:
1.通過對題目的理解,選擇括號中三個以上關鍵詞與放大鏡重組創作一幅想象的虛擬現實畫面;
2.以造型語言為手段,融入敘事性表達,強調畫面的內在邏輯性;
3.素描表達,材料工具不限。
科目二:設計基礎
《我的樂園》
考試內容:
國際權威機構調研指出:世界經濟重心與財富正在向文化積淀深厚的城市匯聚。為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我國某城市放棄了引迪士尼”樂園計劃,轉而利用地處亞熱帶有“花都”美名的城市品牌優勢,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仙花谷”樂園。現需要為“仙”樂園完成以下設計:
1.手繪插畫風格“仙花谷”樂園宣傳廣告;
2.“仙花谷”樂園公園大門設計方案;
3.“仙花谷”樂園巡游彩車設計。
考題要求:
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完成1-2項設計任務,設計稿不能為單色,材料工具不限。
藝術設計學院
科目一:造型基礎
《我的群體》
考試內容:
群體(英語:Community)也被稱為社群或者是共同體,是指因為共享共同價值觀而聚集在一起的社會單位。雖然絕大部分群體是由同類人或物種面對面后才能夠組成較小的團體,但是也有針對民族、國際社會、虛擬社群等較大或者由多個共同組成之群體進行之研究。其中群體傳統定義是一群彼此有互動且居住在共同區域的人,而今常用來指具有共同價值觀或者因有共同地域關系而產生團體凝聚力的一群人。
如上所述,群體本來常用來指有共同價值觀、因有共同地域關系而有社會凝聚力(social cohesion)的一群人,且一般而言會是一個比家還要大的社會單位,而這個詞也可以指一個民族或全球性的群體。當一群人面對共同的問題或利益,為了達到同一目標而一起工作,這群人也就成為了一個群體。
考題要求:
1.根據考題繪制一幅完整的畫面;
2.要求在畫面中以繪畫的方式通過造型元素的構成,來表達我與我的群體之間的關系;
3.繪畫風格不限。
科目二:設計基礎
《我的有趣時代》
考試內容:
第五十八屆(2019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展覽主題是“May You Live inInteresting TIME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本屆雙年展策展人Ralph Rugoff 對這個主題的解讀如下: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藝術并不會在政治領域行駛權力,發揮效力。但是,以一種簡潔的方式,藝術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如何在“有趣的時代”生活和思考的指南。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將把藝術的潛力作為一種方法來研究我們還不知道的東西--有可能是禁區,是我們探索不到,或因各種原因無法了解的東西。它將突出探討各種現象的相互關聯性的藝術作品,即一切都與其他一切聯系在一期。最后,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策展人期望,可以引發人類關于幸福的對話思考,因為作為社會動物,我們被驅使創造和發現意義,并與他人聯系。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的意義不取決于所嵌入的對象而是取決于嵌入的對話,這個對話首先是發生在藝術家和藝術品之間,然后是藝術品和觀眾之間,后來是不同公眾之間。
考題要求:
1.如果你有幸受邀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作品,請根據主題“May You Live inIntereting Time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設計一件作品方案。
2.采用畫稿的一半的畫面完成一幅作品正稿,方案表現形式不限。可以采用二維圖形、三維圖形等表現形式;作品方案繪制材料不限。
3.采用畫稿的另外約一半的畫面,用方案草稿的方式來詮釋作品方案的構思內容,繪畫形式及材料不限。
?(本文綜合收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立刪)